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新闻中心


人大代表李国璋:提出3项建议促进“六稳六保”


李大大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590472250781067299.jpg

5月25日,全国人大代表、bat365官网登录入口集团董事长李国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职工有了稳定的收入,社会才能稳定,所以中央提出保生产、保稳定,首先要从企业的复工复产开始,当前中央出台的很多针对性政策有利于促进生产,有利于促进复工。” 

关于促进“六稳六保”工作,今年李国璋代表提出了扩大宜昌危化品运输名录范围、减半收取湖北省实体经济企业贷款利率、提高工会经费返还比例等建议。

建议在宜昌新设危化品运输资质站点

扩大危化品运输名录范围

宜昌是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自古以来“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宜昌区位优势独特,长江流经市域232公里,焦柳、宜万、汉宜等铁路和沪蓉、沪渝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三峡机场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三峡综合运输体系、三峡现代物流中心、郑万高铁等正加快建设,宜昌业已成为鄂西、湘西北和川(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水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

“十四五”期间,为进一步完善三峡综合运输体系,在现有铁路基础上,宜昌市规划改造沪汉蓉铁路为沿江货运铁路、焦柳铁路全面完成提档升级,形成“一横一纵”两大货运主动脉。同时规划建设云池、枝城、七星台疏港铁路等6条地方新线,联通在建的“南北翻坝”长江三峡铁水联运铁路(北线)项目、秭归茅坪港疏港铁路项目,打通三峡枢纽多式联运体系骨干通道,突破长江航运、国铁路网与北部湾出海口之间的联运瓶颈,努力将宜昌建设成“江铁海”联运通道的枢纽节点。 

一、背景

化工产业作为宜昌市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宜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席大大总书记视察宜昌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沿江化工企业转型发展,保护长江母亲河。考虑到铁路运输相比汽运、水运更为环保,且铁运效率、成本综合优势突出。宜昌各地、各部门积极联动,大力推行“水铁公联运”模式,加大化工产品铁路运输占比,减少汽运和水运比重,最大限度降低化工产品运输环节污染。2019年,宜昌铁路货物运输量完成327万吨,同比增长17.8%。

但与此同时,宜昌本地危化品年产能超过1000万吨,汽运、水运占比超过运输总量的二分之一,铁运量占比不足15%,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未设危化品运输资质站点。中铁武汉局宜昌车务段宜昌、荆州、恩施等地,均未设立具备危化品运输资质的火车站点,本地危化品以公路、水路运输为主,成本较高且存在环保隐患。二是危化品站点运输名录不全。中铁武汉局宜昌车务段仅荆门东站具备危化品运输资质,但只涵盖石油、天然气等有限名录。湖北省内磷矿资源丰富,尤其是宜昌区域,很多化工产品没有列入运输名录中,无法通过铁路运输。

二、建议

1.建议国家铁路总局在充分调研和考察宜昌、荆门、荆州、恩施等地化工企业及危化品运量、现状的基础上,择优设立具备危化品运输资质的铁路站点。就地理位置及已有运输条件看,建议优先考虑在宜昌枝城站设立资质点。

2.建议国家铁路总局充分考虑危化品运输实际,扩大危化品运输名录范围,以确保大宜昌范围内的危化品能够通过铁路运输顺利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出口海外。

建议减半收取

湖北省实体经济企业贷款利率

建议

为深入贯彻席大大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普惠金融政策,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助力湖北实体经济恢复发展,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有针对性的区域化金融政策,对湖北所有实体经济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减半收取贷款利息一年,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湖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19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828.31亿元,增速7.5%,高于全国增速1.4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七位。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湖北成为重灾区,经济运行受到的冲击最直接,程度也最大。从1月底武汉封城开始,到3月底逐步复工复产,湖北全境除防疫保供“不能停”的企业外,其他各行各业几乎全面停产。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79.35亿元,同比下降39.2%;工业经济体系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5.8%,从电力、钢铁等基础行业,到防疫需求相关的医药、纺织行业,再到与生产生活保障相关的化工、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全省41个行业大类中38个行业同比下降,降幅大多超过40%,最高的装备制造通用设备行业,降幅甚至高达59.9%。无论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湖北的制造业在疫情中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牺牲。

此次疫情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本上升,因停工停产造成的人工成本、房租成本、库存成本均不同程度上升;二是销售不畅,一方面国内订单不足,国内工业品价格除少数刚需、应急产品因囤积需求增加价格暂时上升外,大多数受需求冲击出现下降,3月PPI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1.0%,预计二季度PPI降幅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是出口影响,目前疫情在全球各国多点爆发,受国外疫情蔓延影响,不少企业出现出口订单大幅减少甚至毁单现象。据统计,2020年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8.4%;三是工业投资下滑, 1-3月,全省工业投资下降85.0%,技改投资更是下降87.7%,目前企业处于逐步复工阶段,优先保证生产运转是首要任务,工业技改投资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87.7%。

针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国务院各部委迅速出台了相应金融扶持政策:一是加大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的金融支持,如财金〔2020〕3号《关于支持金融强化服务 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财金〔2020〕5号《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的紧急通知》、银发〔2020〕29号《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均要求各地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等支持;二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银保监发〔2020〕6号《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15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均要求金融机构做好对中小企业的帮扶以渡过难关。

中央的相关金融支持政策,重点偏向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困境中的中小微企业,而同样深受疫情冲击的湖北其他行业经济实体,承受着同样的困境、承担着同样的社会责任,却处在国家金融支持政策覆盖之外,处境艰难,亟需减少成本缓解困境,国家对湖北省内受损企业有针对性的区域化金融扶持政策明显不足。据统计,2020年3月底湖北省金融机构针对企业的贷款余额为36282.11亿元,环比上升2.91个百分点,比2019年12月底上升6.48个百分点,非常时期,除了让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得到保障,更应降低融资成本以减轻企业负担。

中小企业困境的背后,是就业和民生面临的挑战;工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影响的是中国经济命脉。中国人民银行5月10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要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为有效防控疫情、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建议提高工会经费返还比例

建议

(一)建议今年将企业上解的工会经费全额返还给企业工会,以满足企业工会的各项必要开支,全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落实职工应有的福利待遇,进一步发挥工会服务职能。

(二)建议从明年开始,适当降低上解标准。将现有工会经费返还比例由四六分成调整为二八分成,基层工会留存80%,上解20%,由此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三)建议将工会经费的收支纳入财政统一预算,同时定期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增加经费使用的透明度。

工会经费是法律赋予工会组织应有的权利,是工会组织开展工作,维护广大职工权益的经济保障,是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的物质基础。坚持工会经费的正确使用,有利于增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能力。工会经费的收取、拔缴、使用是否合规合理,还需要从制度设计层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工会经费的拔缴返还比例不合理。比如:企业基层工会单位缴费部分是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再全额上解至市(县)基层工会组织,基层工会再按上解数的60%给予返还(三年前的返还比例还是50%),按照上级工会关于工会经费使用的指导性意见,企业要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费用差额巨大,在全国企业都面临生产利润微薄,甚至是亏损的情况下,企业用行政经费补贴工会的空间明显有限,虽然每年上级工会也下拨了少量资金,但均是专款专用,不切合企业职工实际所需,导致职工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更为严重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和垄断性企业,因为没有资金压力,只要符合工会规定的所有项目,行政都会足额补助,导致同一地区的职工教育、福利、活动等出现明显的不平衡,地方性企业、中小微企业员工心理落差太大,优秀员工流失严重。

特别是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企业停工停产,没有停产的企业也是在高成本下运行,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在保稳定、保就业、保运转的巨大压力下,更没有多余的行政经费补助工会经费缺口。(来源:中化新网)

友情链接: